身為手機、筆電與遊戲相關的數位生活工作者,在辦公室、學校與家裡,常常會有這些困擾:
手機容量又爆了,珍貴的照片影片不知道該存哪?
想跟家人分享大量檔案,卻只能靠隨身碟傳來来傳去,或是受限於雲端硬碟的龜速和容量限制?
有機敏資料或較私密的文件和圖片,不敢放到雲端硬碟上,深怕哪一天被駭客外流或不小心帳號被盜偷光光?
重要工作檔案散落在各台電腦,版本管理一團亂,深怕哪天硬碟壞掉就血本無歸?
如果以上情境讓你心有戚戚焉,那麼「NAS」這個名詞,你絕對不能不認識,或者該說,它的另一個更貼切的名稱,以網路傳輸為基礎的儲存設備 (Storage),它在數位影音、生成式AI大量應用與產生文件、資料、模型與成品的情況下,已經讓越來越多人將它納入數位生活的核心,它是你管理資料、提升效率,甚至享受娛樂的得力助手。
到底什麼是 NAS?它不是「另一台電腦」嗎?

NAS,全名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中文常譯為「網路附加儲存」或「網路儲存伺服器」。簡單來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台接在你的區域網路(例如家裡或辦公室的 Wi-Fi)上的小型檔案伺服器,主要功能就是提供集中化的檔案儲存與資料共享服務,對象就是針對在區域網路中的用戶、其他電腦與伺服器為主,有必要時可以跨網路分享給住在不同區域的親朋好友、公司不同據點辦公室、工廠的資料交換與相關應用。
和一般外接硬碟不同的是,外接硬碟通常只能透過 USB 連接單一電腦使用;而 NAS 則是透過網路連接,讓網域內所有被授權的裝置(電腦、手機、平板、智慧電視等)都能同時存取它裡面的資料。
你可能會想:「這聽起來不就是一台小電腦裝了很多硬碟嗎?」某種程度上是的,但 NAS 擁有特別為儲存和資料分享最佳化的作業系統和軟體,讓它在以下方面更為專業和便利:
1、專為儲存而生: 內建多個硬碟槽(Bay),支援 RAID 磁碟陣列技術,可在硬碟損壞時保護資料安全(例如 RAID 1 鏡像備份,RAID 5/6 資料分散與同位元檢查)。
2、簡化的管理介面: 通常擁有圖形化的網頁管理介面,即使不是 IT 專家也能輕鬆設定和管理。
3、豐富的應用套件: 除了基本的檔案儲存,因應社群開發與原廠、第三方服務廠商的開發,NAS 大廠已產生了自己的軟體套件生態系,還能安裝各種App,擴展更多功能。
NAS 能為我做什麼?來解鎖它的功能吧
如果你認為 NAS 只是個「網路硬碟」,這在古早年代的陽春機種可能會是這樣,但現在 NAS 的功能早已遠遠超過單純儲存,具備更多功能和實用性。
1、家庭資料中心,集中管理所有檔案:
照片影片自動備份: 設定手機 App,回到家連上 Wi-Fi 就自動備份照片影片到 NAS,釋放手機空間。
全家共享檔案庫: 建立共用資料夾,家人可以輕鬆存取旅遊照片、影片收藏、重要文件等。再也不用传来传去了!
個人電腦備份: 就像時光機 (Time Machine) 或 Windows 檔案歷程記錄的升級版,將家中所有電腦的資料定期備份到 NAS,預防硬碟故障或勒索病毒的威脅。
2、打造私人影音串流伺服器:
Plex / Jellyfin / Emby / Infuse: 將你的電影、劇集、音樂收藏整理到 NAS,透過這些軟體,就能在智慧電視、手機、平板上隨時串流播放,享受媲美 Netflix 的個人影音庫。
DLNA 支援: 許多 NAS 也支援 DLNA,讓相容的設備直接播放 NAS 中的多媒體檔案。
3、你的專屬私有雲,隨時隨地存取:
遠端存取: 設定好 DDNS 或專屬連線服務(如 Synology QuickConnect、QNAP myQNAPcloud),即使出門在外,也能透過網際網路安全地連回你家的 NAS 存取檔案。
檔案同步: 類似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可以在多台裝置間同步特定資料夾,確保檔案版本一致。重點是,容量和隱私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4、提升工作效率(SOHO族或小型工作室):
協同作業平台: 共享工作檔案,部分 NAS 甚至提供線上文件編輯、專案管理等套件。
架設小型網站/部落格: 有些 NAS 支援網頁伺服器功能 (Apache, Nginx),甚至可以運行 WordPress,內部測試網頁也相當實用。
版本控制: 對於程式設計師或設計師來說,可以架設 Git 伺服器進行版本控制,NAS 還可以開 VM 當測試機。
5、更多進階用途:
虛擬機 (Virtual Machine): 在 NAS 上運行不同的作業系統,例如 Windows 或 Linux,進行測試或特定應用。
Docker 容器: 輕量級虛擬化技術,可以快速部署各種應用服務。
監控系統 (NVR): 連接網路攝影機,將 NAS 打造成家庭或辦公室的監控錄影主機。
下載中心: 讓 NAS 自動處理 BT、FTP 網路下載任務,省電又方便。
6、企業儲存設備:
虛擬機平台 (VMware、Proxmox VE) 的主要儲存設備,讓 DRS、V-Motion 虛擬機容錯遷移在集中化的儲存設備中執行,滿足快照、災難復原、備份容易等需求。
擔任主要企業儲存設備的備份儲存設備,由於 NAS 建構成本比更昂貴的專用儲存設備低,容量擴充到更大的成本相對更彈性,可擔任主要儲存設備的最佳備援與備份方案。
雲端硬碟檔案的地端備份,可容納企業租用雲端硬碟時,雲地雙向同步、雲地備份的最重要地端角色,讓辦公室的人可以更安心使用雲端硬碟與NAS,互為備份備援。
包括前述所有功能的整合和規劃,企業合規等需求應用。
7、AI 應用與 MCP 代理
NAS 現在可說是企業建構小型 AI 伺服器的最佳平台,透過內建的容器服務,可輕鬆建構 AI 服務在企業內或家中。
有廠商如 QNAP 導入了 RAG 技術,讓 AI 協助搜尋 NAS 中的檔案,發揮出更多應用。
AI MCP Server 的導入,讓 NAS 的日常工作與相關企業內應用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與檢視、查找重要資訊等任務。

我該如何挑選適合我的 NAS?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對 NAS 的強大功能感到心動?如果你正在考慮入手第一台 NAS,以下幾點可以作為參考:
硬碟槽數量 (Bay數):
2 Bay: 入門首選,可做 RAID 1 鏡像,一顆硬碟壞掉資料仍在。適合一般家庭用戶。有關 RAID ,請參考這篇我們的 RAID 懶人包與解析。
4 Bay 或以上: 提供更彈性的 RAID 配置 (如 RAID 5/6,兼顧容量與安全性) 和更大的儲存潛力。適合有大量資料儲存、影音串流或小型工作室需求。企業等級就會需要更多 bay 數,插槽到8個、10個、12個或24個以上的都有人會選購,看需求與應用。
QNAP 新增的 HA 功能,可以讓兩台 NAS 組成一組高可用性 (HA,High Availability) NAS 組,在企業內的使用會更安全,他們還有叢集的概念,可以 Scale-up 變成更多台 NAS 組成更強大的企業儲存設備陣列。

處理器 (CPU) 與記憶體 (RAM):
CPU: 影響 NAS 的整體運算效能,尤其是在多人同時存取、影片轉檔 (transcoding)、運行虛擬機或 Docker 時。ARM 架構 CPU 較省電,適合基本儲存和輕度應用;x86 架構 CPU (如 Intel Celeron, Pentium, Core i、AMD) 效能較強,能應付更複雜的任務。
RAM: 記憶體越大,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式或服務時會越流暢。一般建議至少 2GB RAM,再自己加裝記憶體 (有些入門款機種就可以 2GB+8GB 到10GB 的記憶體容量) ,若有進階需求 (如虛擬機),4GB 或以上更佳,部分機種支援後續升級。
品牌與作業系統:
目前市場主流品牌有 Synology (群暉) 和 QNAP (威聯通),兩者都有自家成熟易用的作業系統 (Synology DSM, QNAP QTS/QuTS hero) 和豐富的 App 生態系。QNAP 的硬體規格較佳,相對走在市場較前面,可支援的功能和彈性更高。
其他品牌如 ASUSTOR (華芸),也具備自己的特色,但功能就沒有前者多。
網路連接埠:
Gigabit (1GbE): 目前主流規格,足以應付多數家庭需求。
2.5GbE / 5GbE / 10GbE: 如果你有超高速內網需求 (例如多媒體編輯、大量檔案頻繁傳輸),可以考慮支援更高聯網速率的機種,但同時你的交換器、路由器和電腦網卡也需要具備相當聯網速率的規格。
硬碟選擇:
建議選購 專為 NAS 設計的硬碟 (如 WD Red, Seagate IronWolf)。它們針對 24/7 連續運作進行最佳化,通常有較好的耐用度和抗震動能力。
SSD 快取: 現在許多 NAS 機種都加入了 M.2 SSD 插槽的支援,可安裝 M.2 SSD 作為讀寫快取,有的也支援安裝 SATA3 規格的SSD ,均能提升系統反應速度和常用檔案的存取效能。
額外插槽選擇:
AI 加速卡,這種小型的 AI 加速卡片,提供一些基本的 AI 算力資源,讓你用較低的成本,幫中低階 NAS 加入了好用的加速小升級,可提升 NAS 中相簿的 AI 人臉辨識、物件辨識的能力,加快分類與索引的速度。
NVIDIA RTX 顯示卡: 不少 NAS 機種也加入了 PCI-E 插槽的支援,可安裝 NVIDIA RTX 系列顯示卡來擔任 NAS 影音書出來使用,但最常用的功能則是把 GPU 資源指定給容器服務,讓在 NAS 容器中執行的 AI 大型語言模型 (LLM) 、生成式 AI 算圖、生成影片的容器服務都能夠對應到 GPU 的 AI 算力,提供給辦公室內或家中成員使用。
NAS 會適合你嗎?

NAS 的初期投資(主機 + 硬碟)相較於單純購買外接硬碟來說可能較高,和訂閱相當容量之公有雲服務的年費相比,三年到五年攤下來則差不多,如果沒有概念,也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相關知識,進行設定和維護時間和成本。 (沒關係我們會教你,有問題也歡迎提問)
但是,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那麼投資一台 NAS 絕對物有所值:
重視資料所有權與隱私: 不想將敏感資料交給第三方雲端公司。
擁有多裝置、多成員的家庭或工作室: 需要一個集中、方便的資料共享與備份中心。
有大量的多媒體收藏: 想要打造專屬的影音串流平台。
對新科技充滿熱情: 喜歡探索 NAS 提供的各種進階應用。
NAS 不僅僅是一個儲存裝置,它更像是一個多功能的家庭或小型辦公室伺服器,能為你的數位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性、安全性與樂趣。從簡單的檔案備份到複雜的虛擬化應用,NAS 的潛力等待著你去發掘。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 NAS。如果你已經是 NAS 用戶,歡迎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如果你是潛在用戶,還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一起討論,或由我們的 DR.Q 來解答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