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AI 助理戰火正持續開打中,而國際媒體近期的爆料讓科技圈掀起新的討論,多家外媒包括 9to5Mac、AppleInsider、Bloomberg Asia 都指出,蘋果(Apple)正洽談一筆每年 10 億美元的合作案,準備向 Google 採用一版客製化的 Gemini 模型,作為 2026 年次世代 Siri 的「雲端大腦」。
據前述國際媒體 Apple nears $1 billion Google deal for custom Gemini model to power Siri,以及 Apple considers paying $1B per year to use Google Gemini in Siri 這幾篇所提到的,該項消息雖看似只是商業合作,背後卻牽動了幾個重要的變化,也就是AI 技術版圖重新洗牌、AI 隱私架構重新定義,以及全球智慧型手機競逐的新局。
蘋果目前在 iPhone 上使用的 Apple Intelligence 服務,是蘋果在 Siri 搭配 AI 的服務,在 iPhone 上會有一個蘋果自己研發的小模型下載到手機中,執行相對簡單的任務,而複雜的任務,則是調用 OpenAI 的 ChatGPT,將用戶的需求送去雲端來處理。
未來會不會改用 Gemini ,然後就不標示 ChatGPT,只顯示 Apple Intelligence 呢? 這是目前外界觀察的重點。


Siri 大翻修,Apple 將導入「1.2 兆參數」客製 Gemini 模型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蘋果取得的並非一般市售 Gemini,而是一個規模高達 1.2 兆參數的客製化大型模型。以規模來看,它遠超過蘋果當前內部模型(約 1500 億參數),雙方的能力落差顯而易見。
然而,這並非 Siri 的全面 AI 換腦工程,其實是蘋果正在試圖打造一個混合式 AI 架構:
1、終端裝置側:蘋果自家小型模型負責日常任務
如摘要、整理行程、簡單指令等,會在 iPhone 上直接運算,以實現低延遲與高度隱私。
2、雲端:Google Gemini 進行複雜推理
像是旅行規劃、跨 App 任務協同、資料整理等,需要多步推論的指令,會交由客製 Gemini 負責。
換言之,Siri 的進階 AI 運算模式將由 Google 的雲端大模型來加持功力才行。
隱私並未讓步,Gemini 將在 Apple 私有雲執行
許多用戶最在意的問題是,「蘋果會把我的資料送到 Google 去嗎?」
答案是否定的。根據 CyberQ 之前報導的這一篇 Google Private AI Compute 將「機密運算」帶進消費級 AI 隱私新時代,其實 Google 已經把新世代的 AI 和隱私架構做好了,而蘋果新的 Siri 如果採用 Google 的方案,確實也可以在這種機制下兼顧到消費者端的隱私。
從 Bloomberg 報導與多位產業人士消息可發現,這個巨型 Gemini 模型將不會在 Google 的資料中心執行,而是部署於:
Apple Private Cloud Compute(PCC)私有雲架構
換言之,所有 Siri 請求仍留在 Apple 生態系內。Google 無法讀取任何個資,也無法用這些資料拿回去訓練自己的 AI 模型。
對使用者而言,「Siri 就是 Siri」,蘋果不會在介面上標示「由 Gemini 驅動」。
甚至有內部消息指出,蘋果將以自家代號如 AFM v10(Apple Foundation Model) 稱呼這個合作版本,避免任何品牌混淆。
這是蘋果一貫的策略,在不犧牲隱私的前提下,引進頂尖技術。
為什麼蘋果要租用別人家的 AI 算力呢?
在生成式 AI 的速度戰之中,蘋果確實落後 Google、OpenAI 與 Meta 一段距離,只能說蘋果在這局還是得認輸,但花錢可以再買到一點時間吧,這是因為訓練 1 兆級模型所需的數十萬顆 GPU、大量預算、2~3 年研發週期,都不是蘋果此刻可等待的。
因此,這筆 10 億美元合作案,實際上有幾個產業意義:
1、用 10 億買下 3 年黃金研發期
蘋果不需立即推出自研大型模型,也能在 2026 推出一個與 Google Assistant、ChatGPT、Meta AI 競爭的「強化版 Siri」。
2、 這是一個「過渡性架構」
蘋果同時正積極採購 GPU、擴建自家 AI 模型團隊(媒體估計超過 10,000+ GPU 正在部署中),目標是日後完全自給自足。
3、相較 Google 每年付給 Apple 200 億美元的 Safari 預設搜尋費,10 億只是小額投資
從談判力來看,蘋果顯然仍掌握主導權。
競合時代,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算盤
這筆交易不僅是科技八卦,而是象徵:
1、AI 正在成新的全球性必要基礎設施
連蘋果都需要「租」最頂尖的大模型,足見技術門檻之高。
2、隱私是蘋果和 Google 最大的護城河
Private Cloud Compute 的部署方式,將成為業界範例,證明大型模型也能在高度隱私環境下運行。
3、競爭對手,也能變成合作夥伴
在 AI 時代,Google 與 Apple 的關係將更加複雜,既競爭(行動裝置、搜尋、硬體),又合作(AI 模型雲端運算)。
未來,Siri 可能是第一個由兩個科技巨頭共同打造的 AI 助理案例。
2026 年,Siri 將成為下一個戰場 ?
CyberQ 認為,如果這筆合作能真的正式落地,2026 年的 Siri 將會是:
善於推理、能跨 App 執行任務的「主動型助理」
依個人情境自動調整回應的「情境式 AI」
結合端側模型 + 私有雲 + 超巨型模型的「混合式架構典範」
更重要的是,它預示著 AI 助理從「語音指令」進化為真正的「個人智慧代理人」。
2025~2030 這五年,AI 助理之戰將比智慧型手機之戰更激烈,而 Apple × Google 的這場合作,可能正是新時代的分水嶺。
本文題圖由 ComfyUI 搭配本地端 AI 模型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