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和 OpenAI 近期宣布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NVIDIA 將豪擲高達 1,000 億美元,協助 OpenAI 打造下一代 AI 基礎設施,目標是共同部署至少 10 GW 的 AI 資料中心。這項合作不僅是資金上的挹注,更象徵著兩家科技大廠在技術、願景和資源上的深度整合。後續效應和影響備受市場矚目。
10 GW 的 AI 基礎設施與 NVIDIA 的鼎力相助
根據 OpenAI 官方發布的訊息,這次合作的核心目標是建造一個規模空前的 AI 運算基礎設施。NVIDIA 將提供數百萬個 GPU,為 OpenAI 新一代的 AI 模型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援。首批 1 GW 的 NVIDIA 系統,預計將於 2026 年下半年在 NVIDIA 的 Vera Rubin 平台上完成部署。為了實現此一宏偉目標,NVIDIA 承諾將隨著每一 GW 的系統部署,逐步向 OpenAI 投資,總額最高可達 1,000 億美元。這筆鉅額投資,意味著 NVIDIA 仍舊是看好 OpenAI 的技術,同時繼續鞏固其在 AI 硬體領域的優勢地位,並在與一線 AI 研究機構的結盟中,在 AI 領域繼續茁壯。

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共同願景
OpenAI 方面和 NVIDIA 的合作,從另一角度來看,將在 NVIDIA 未來的軟硬體產品的路線圖中,進行其 Open AI 模型和基礎設施軟體的最佳化。這樣的合作模式,其實說穿了就是先把 OpenAI 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時間時,於當前最強大的 AI 算力硬體平台上測試與執行。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這次合作將加速公司實現「造福全人類的通用人工智慧(AGI)」的使命。透過這次合作所建立的龐大 AI 工廠,將能為全球數以億計的使用者、企業和開發者提供更強大的 AI 服務,並推動 AI 技術在新藥研發、氣候變遷和教育等領域的突破性應用。
以下是黃仁勳針對這次投資 OpenAI 的對外訪談,他認為 OpenAI 公司將是下一個數兆美元巨獸。
AI 金錢永動機的循環效應 ? 一場關於未來的豪賭與
NVIDIA 與 OpenAI 的結盟,對其他科技大廠產生了相當的壓力,這是因為隨著 AI 模型的規模和複雜性不斷提升,算力已成為了 AI 發展的關鍵瓶頸。此次合作所打造的 10 GW AI 基礎設施,將為 OpenAI 提供一定的競爭門檻優勢。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投資和合作背後所形成的強大正向循環效應。
可以預見,NVIDIA 對 OpenAI 的巨大投資將促使後者擴大其在雲端基礎設施上的部署,例如向大廠甲骨文購買更多的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運算容量與資訊架構。隨著 OpenAI 業務的成長,Oracle 的市場表現也可能隨之上漲,進而使 Oracle 有能力從 NVIDIA 購買更多的 AI 晶片。這個持續循環的生態系,將不斷推動對 NVIDIA 晶片的需求,最終導致 NVIDIA 股價的持續攀升。

這次的 AI 生錢永動機,第一,先是 OpenAI 董事會與大股東微軟同意 OpenAI 找微軟之外的資訊大廠來擴充 AI 算力擴充,因此 OpenAI 找上了甲骨文,要支付一千億美元左右的金額。第二,甲骨文向 NVIDIA 支付一千億美元,購買更多高效能 NVIDIA GPU 晶片。第三,NVIDIA 投資 OpenAI 一千億美元,大家都雨露均霑,錢就這樣轉來轉去轉回來。
換言之,這次幾個投資和商業合作,其實形成了一個商業閉環,變成了 1,000 億美元的自我投資局,NVIDIA 投資 OpenAI 1,000 億美元,而 OpenAI 又把透過 Oracle 將這筆錢還給 NVIDIA。根據雙方的合作,整個 AI 算力的投資將隨著每 GW 算力設施的完工逐步獲得 NVIDIA 資金挹注,而每一個 GW 算力叢集,差不多意味著約 40 萬到 50 萬台 GPU 的龐大部署規模,按照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的說法,這可說是該公司全年的晶片出貨量,是 2024 年的兩倍。
這場千億美元的豪賭也並非全無風險。AI 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引發了關於其安全性、倫理和社會影響的廣泛討論。如何確保如此強大的 AI 系統能夠被負責任地使用,將是 OpenAI 和 NVIDIA,乃至整個科技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
總體而言,NVIDIA 與 OpenAI 的這次合作不僅僅是一次商業上的結盟,更是對 AI 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宣示。隨著這座「AI 超級工廠」的逐步建成,AI 的產業發展仍然是繼續值得觀察下去,也是我們與 AI 共存的未來呢。
本文題圖及配圖由 Google Gemini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