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董事會近日提出一項史無前例的執行長薪酬方案,若此方案獲得股東大會批准,其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總薪酬可能高達一兆美元。這不僅是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個人薪酬計畫,也可能使馬斯克成為全球第一位身價破兆的富豪。
一兆美元的豪賭:目標遠大的十年計畫
這項全新的薪酬方案與其說是薪水,不如說是一項長達十年的「對賭協議」。馬斯克將不會領取任何固定薪資或現金獎金,所有回報將與特斯拉未來的市值和營運表現完全掛鉤。根據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該方案設定了極其挑戰性的目標,主要分為十二個等級,核心要求如特斯拉的市值必須從目前約一兆美元的水平,在十年內增長至 8.5 兆美元。起初的第一個門檻為市值要達到 2 兆美元,此後,只要每增加 5,000 億美元市值,便會解鎖一部分股票獎勵。
除了市值之外,方案還包含一系列嚴苛的營運指標,例如:每年交付車輛數達到 2,000 萬輛、部署 100 萬輛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以及生產並交付 100 萬台「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而且馬斯克必須在未來十年繼續擔任特斯拉執行長,至少任職滿 7.5 年才能開始兌現部分股權,任職滿 10 年方可獲得全額獎勵。此方案的目的在確保馬斯克能長期專注於特斯拉的營運,並將其個人利益與股東價值深度綑綁,共同應對公司在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轉型挑戰。
歷史重演?舊方案爭議未歇 新計畫再掀波瀾
此次薪酬方案的提出,背景相當複雜。馬斯克於 2018 年獲得的薪酬方案(當時價值約 560 億美元)先前遭德拉瓦州法院以「程序不公」為由裁定無效,目前案件仍在訴訟中。儘管如此,特斯拉股東在 2024 年 6 月的股東大會上,仍以壓倒性票數支持恢復該方案,顯示股東們對馬斯克領導的高度信任。新的兆元方案可視為 2018 年方案的延伸與升級版,目標更為宏大,結構也更為複雜。董事會表示,此舉是為了「留住並激勵伊隆」,確保他能帶領特斯拉度過未來最關鍵的成長階段。

市場反應
華爾街對此方案的反應呈現兩極。支持者認為,這是確保馬斯克這位「願景家」能持續為特斯拉效力的必要之舉;反對者則批評此方案金額過於誇張,恐加劇企業高層薪酬失衡的現象,並質疑董事會的獨立性。
CyberQ 認為目前電動車市場競爭相當激烈,特斯拉的電動車銷量正面臨銷售下滑,目前的市況,讓那些目標顯得看似遙不可及,但是若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以及「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能有突破性的進展,也並非不是好事,他們公司未來的發展成功或許不無可能。
這是因為,特斯拉自研 AI 晶片日前也對外說有重大進展,執行長馬斯克在自家的社群平台 x 宣布,AI5 晶片設計優秀,且可能是針對規模低於2500億參數模型的最強推理晶片,挑戰 NVIDIA AI 晶片的霸權不言可喻,而這款晶片,同樣是給台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 TSMC 代工,預計聚焦在 AI 自動駕駛所需的推理運算,同時還可以整合成千上萬片晶片來形成算力叢集合,加速該公司訓練下一代人工智慧模型。
另外,更新的 AI6 晶片預計由韓廠三星代工,目標是用在機器人計程車 Cybercab 與人形機器人 Optimus 上。
這項震撼性的薪酬方案將於 2025 年 11 月舉行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進行投票,屆時,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將再次聚焦於特斯拉,共同決定是否要與他們的超級執行長,一同開啟這場價值兆元的未來豪賭。無論結果如何,此案都已在現代企業治理史上寫下極具爭議性的一頁
本文題圖與配圖由 Google Gemini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