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家資訊資源管理院(NIRS)日前發生的一場大火,不僅燒毀了多台政府伺服器,更將該國 74 個政府機關的公務雲端文件「G槽」伺服器內的資料付之一炬。由於缺乏備份,這場火災導致韓國全國約 19.1 萬名公務員的工作文件永久消失,對政府運作造成了嚴重衝擊。這起事件再次凸顯了企業與組織在數位時代下面臨的嚴峻挑戰,如何確保資料安全與營運不中斷。
單點故障的致命危機
此次韓國政府資料中心的火災,是一個典型的「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案例。當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旦籃子翻覆,後果不堪設想。報導指出,受損的「G槽」伺服器完全沒有備份,這意味著資料一旦遺失,就無法復原。這對高度依賴數位化辦公的現代政府與企業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火災不僅造成了大量政府數位服務停擺,更對民間造成了連鎖效應。透過韓國郵政網路購物商城銷售商品的商家,也因此蒙受了約 126 億韓元的鉅額損失。這起事件清楚地告訴我們,資料不僅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更是維繫整個商業生態系正常運作的命脈。
從災難中學習,建構高可用性的儲存架構
在 ISO 27001 的合規性要求中,就有針對異地備份、異地備援應該有的概念和處理方式。當我們面對天災人禍等不可預期的災難,企業該如何防範於未然?答案就在於建構一個具備「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與「異地備援」(Off-site Backup)能力的儲存架構。

QNAP 與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
以業界知名的網路儲存設備(NAS)大廠 QNAP 為例,其提供了相當成熟的高可用性解決方案。比方說最簡單的,透過建立一個由兩台 QNAP NAS 組成的 HA 叢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一台作為主要運作的「主動伺服器」,另一台則作為隨時待命的「被動伺服器」。當主動伺服器發生任何非預期的故障時,被動伺服器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動接管所有服務,確保企業營運不中斷。
針對更大資料的叢集,也可以提供多設備組成能儲存大量資料的系統。另外,異地備份也可以提供適當的方式來處理,遠端異地同步備份機制也能減少據點遭遇災害的衝擊。
該公司更設計了 MEGA Scale-out NAS 橫向擴充儲存,能夠隨業務成長最佳化儲存資源配置,透過節點可替換、不中斷的架構,能建構可長期運作的儲存平台,大幅延長系統生命週期
除了 QNAP,業界許多重要的儲存設備廠商,例如 HPE、Nutanix 等,也都提供了異地備份、叢集技術與多站點複製(Multi-site Replication)等不同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的核心概念,都是透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立資料副本,來分散風險。當單一地點的資料中心因故癱瘓時,另一地點的備援系統能夠立即啟動,將資料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超大叢集與額外雲端備份:抵禦毀滅性災難的終極防線
對於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而言,面對的風險層級更高,需要的防護措施也更為嚴謹。這時,「超大叢集」(Large-scale Cluster)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防線。這些叢集由數十甚至數百個節點組成,分佈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個巨大的資料保護網絡。

透過先進的資料同步與負載平衡技術,這些超大叢集不僅能夠提供極致的效能與擴充性,更能確保在面臨如地震、洪水、甚至戰爭等毀滅性災難時,資料依然能夠安然無恙。
另一個可以採用考慮的方式是建立雲端的備份,透過較便宜的物件式儲存方案,可以用比以往更合理和可負擔的程版,在雲端再多備份一份現有 NAS 和儲存設備上的大量資料。可參考類似 QNAP 的 myQNAPcloud One ,或 Amazon 的 S3 Storage 雲端物件儲存。
重新檢視您的資料保護策略
韓國政府資料中心大火事件,給了業界很多啟示和提醒。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資料安全和資訊安全同樣都很重要。如果重新檢視我們自己的資料保護策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重要資料是否至少有三份副本?
2、這些副本是否儲存在至少兩種不同的媒介上?
3、其中一份副本是否存放在異地?
這就是著名的三二一原則,如果思考中對以上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這就意味著資料就正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中。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立即採取行動,建構一個真正安全、可靠的資料儲存與備援系統,才是永續經營的長久之計。
本文題圖及配圖由 Google Gemini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