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Q 賽博客
沒有結果
觀看所有搜尋結果
  • Home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新聞
    • AI 人工智慧
  • 基礎教學
    • NAS 基礎設定
  • Docker / 容器
    • 虛擬化
  • 資安專區
    • ISO 合規
  • AI 應用實戰
  • 進階應用
    • DevOps
    • 程式開發
    • 企業解決方案
  • DR.Q 快問快答
  • 開箱測試
  • 展覽直擊
聯繫我們
  • Home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新聞
    • AI 人工智慧
  • 基礎教學
    • NAS 基礎設定
  • Docker / 容器
    • 虛擬化
  • 資安專區
    • ISO 合規
  • AI 應用實戰
  • 進階應用
    • DevOps
    • 程式開發
    • 企業解決方案
  • DR.Q 快問快答
  • 開箱測試
  • 展覽直擊
沒有結果
觀看所有搜尋結果
CyberQ 賽博客
沒有結果
觀看所有搜尋結果
  • Home
  • 新聞
  • 基礎教學
  • Docker / 容器
  • 資安專區
  • AI 應用實戰
  • 進階應用
  • DR.Q 快問快答
  • 開箱測試
  • 展覽直擊
首頁 新聞 AI 人工智慧

AI 正在扼殺開放網路的靈魂?Cloudflare CEO 警告:我們正走向《黑鏡》般的反烏托邦未來

Ashley Hsieh by Ashley Hsieh
2025 年 9 月 30 日
Reading Time: 2 mins read
A A
AI 正在扼殺開放網路的靈魂?Cloudflare CEO 警告:我們正走向《黑鏡》般的反烏托邦未來
10
分享數
190
觀看數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 X分享到Line分享到 Threads分享到 Linkedin

在本月一場名為「搜尋引擎歸零」(Search Engine Zero)的《Fortune》Brainstorm Tech 論壇上,來自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巨擘 Cloudflare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Matthew Prince 發出嚴厲警告,我們正步入一個由少數科技巨頭壟斷知識、扼殺內容創作者的反烏托邦。

RELATED POSTS

Cursor 宣布獲 Google、NVIDIA 注資 23 億美元 D 輪融資,AI 開發工具進入「百億估值」戰場

資安攻擊已近乎全自動:WSJ 揭密中國駭客利用 Anthropic AI 自主入侵

前 Google 執行長施密特憂心各國將因成本考量轉向採用中國開源 AI 模型

Prince 直言不諱地指出,網路最根本的商業模式正在轉變,從傳統的「搜尋引擎」到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s)的轉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摧毀過去二十年支撐著內容出版商的流量根基。若不即時干預,我們可能正走向一個如 Netflix 影集《黑鏡》所描繪的,由技術編織的黑暗未來。

從「藏寶圖」到「終點站」:Google模式的瓦解

Prince 精闢地剖析了網路內容生態的演變。他認為,網路從來都不是免費的,「總有人在為它付費」。

在過去,Google 扮演著網路「偉大贊助者」的角色。它的搜尋引擎就像一張「藏寶圖」,將數以十億計的用戶引導至各個內容網站,而網站的擁有者,無論是媒體、部落客還是研究機構再將這些流量透過廣告、訂閱等方式變現。但如今,這個奠定開放網路榮景的系統正在迅速瓦解,生成式 AI,如 ChatGPT 或 Google 自身的 Gemini,優先直接生成「答案」,而不是輸出連結給你。

它們像一個巨大的資訊黑洞,吞噬了網路上所有的公開資訊進行訓練,然後將精煉過的結果直接呈現給用戶。部分用戶在得到答案後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不再需要點擊任何連結。搜尋引擎從過去的「流量分發中樞」變成了「流量終點站」。

這場危機對內容創作者而言是致命的,比方說萬一當流量枯竭,就意味著收入減少。Prince 他描繪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景象,一個「虛無且可怕的結果」,是媒體和研究機構可能會因此「活活餓死」。

科技新文藝復興,還是數位麥地奇家族的誕生?

然而,Prince 認為還有一個更可能發生的反烏托邦場景:一個數位化的、前文藝復興時代的回歸。他大膽預測,像 OpenAI 的 Sam Altman 這樣的 AI 領導者,未來可能成為控制資訊流動的現代「麥地奇家族」。麥地奇家族是 15 世紀佛羅倫斯最具權勢的商人與銀行家,他們透過驚人的財富贊助藝術與科學,同時也牢牢掌控了知識與資訊的詮釋權。

Prince 提出預警 :「我們很可能回到那個由五個強大家族控制所有資訊的時代。」。他甚至假設,Altman 未來可能收購像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這樣的通訊社,或是 Gartner、Forrester 這樣的頂尖研究公司,打造屬於自己的資訊帝國。屆時,所謂的「真相」將不再由多元的聲音構成,而是由少數科技貴族的演算法與商業利益所定義。

出版商的反擊:封鎖 AI 爬蟲是唯一的籌碼?

面對這場生存危機,內容創作者並非束手就擒。Prince 透露,Cloudflare 已經採取了具體行動,為其客戶(包括擁有《People》、《Food & Wine》等 40 個主要品牌的 People CEO Neil Vogel)的網站,預設阻擋 AI 爬蟲的抓取,除非 AI 公司願意為這些資料的訓練付費。

Vogel 稱此舉是獲取談判籌碼的關鍵。他指出,其公司來自 Google 的流量佔比已從過去的 65% 暴跌至 20% 多。儘管他形容 OpenAI 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雙方已達成商業協議),但他將矛頭直指 Google,稱其為「壞的參與者」。Google 使用同一個網路爬蟲同時為其搜尋產品和 AI 產品服務,這等於是強迫出版商做出一個不可能的選擇:要麼為了搜尋排名而開放內容,要麼為了保護智財權而犧牲流量。

CyberQ 觀點

Matthew Prince 的警告如果換一個概念來想,其實是一場正在上演的「數位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開放網路這片曾經豐饒過的全球牧場,如今正被 AI 這頭巨獸過度放牧。AI 模型大量吸收了網路的知識養分來壯大自己,卻有可能讓這片牧場得以生生不息的活水變少,也就是流向內容創作者的流量與資金。

這引發了一個根本性的矛盾:如果 AI 模型最終摧毀了其主要的、高品質的資訊來源(即專業媒體、學術研究和深度內容網站),那麼未來的 AI 又該從何處學習,如何確保其答案的準確性與時效性?當網路被劣質、AI 生成的內容所淹沒,AI 的訓練基礎也將隨之腐化,這或許可能是一條自我毀滅的螺旋。

此外,其他與會者的謹慎也不無道理。Ankler Media 的執行長 Janice Min 提到,過去 Meta 和 Google 也曾向出版商伸出橄欖枝,但最終總是「把地毯抽走,拿走一切」。科技平台與內容創作者的激勵機制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大量客戶能夠留在這裡與資料壟斷,後者追求的是內容變現與品牌影響力。這種根本性的利益衝突,讓任何合作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從比較好的角度來看,競爭和合作,是一體兩面,也有人從中獲得雙贏,這完全看市場機制與合作的各方是怎樣看待和實際上進行的。

Prince 在演說最後提到,AI 模型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它更看重獨特、古怪的內容(例如 Reddit 上的討論),而非傳統媒體的建制化內容。他將人類知識比喻為一塊「巨大的瑞士起司」,上面有許多孔洞。這或許暗示著,未來的機會在於填補這些利基市場的知識空白。

然而,在我們迎來那個可能的「內容創作黃金時代」之前,必須先解決眼前這個攸關生死的問題:誰來為高品質的內容付費?以及,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個新的平衡,既能發揮 AI 的巨大潛力,又能保護那個曾經讓我們所有人受益的、多元而開放的網路生態系統?它的結果將定義下一個世代的資訊地景。

本文題圖及配圖由 Google Gemini AI 生成

NVIDIA 投資 OpenAI 千億美元,攜手 Oracle 打造 AI 算力與資本的永續引擎
Google Gemini 整合 Chrome,迎戰微軟 Copilot 陣營
上帝不擲骰子,但 AI 會?Thinking Machines Lab 解密 LLM 推理不確定性的真正根源
標籤: AICloudflare
Share4Tweet3ShareShareShare1
上一篇

Google Gemini 整合 Chrome,迎戰微軟 Copilot 陣營

下一篇

利用 QNAP NAS 搭配 NVIDIA GPU算力:部署輕量級 AI 推論應用

Ashley Hsieh

Ashley Hsieh

專案管理者與 UI/UX 設計,在上市歐洲外商、生醫、金融、科技產業中淬煉直觀好用的產品體驗。曾參與過多個跨平台專案,從需求分析、流程設計、使用者測試到專案交付流程都樂在其中。 私底下,我是一位「喜歡買東西但錢包容易抗議」的人,對科技、設計與藝術有熱情,正在努力平衡質感生活,學習和錢包一起成長的日常小練習者。

相關文章文章

Cursor 宣布獲 Google、NVIDIA 注資 23 億美元 D 輪融資,AI 開發工具進入「百億估值」戰場
AI 人工智慧

Cursor 宣布獲 Google、NVIDIA 注資 23 億美元 D 輪融資,AI 開發工具進入「百億估值」戰場

2025 年 11 月 14 日
資安攻擊已近乎全自動:WSJ 揭密中國駭客利用 Anthropic AI 自主入侵
AI 人工智慧

資安攻擊已近乎全自動:WSJ 揭密中國駭客利用 Anthropic AI 自主入侵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前 Google 執行長施密特憂心各國將因成本考量轉向採用中國開源 AI 模型
AI 人工智慧

前 Google 執行長施密特憂心各國將因成本考量轉向採用中國開源 AI 模型

2025 年 11 月 14 日
Apple 擬砸 10 億美元向 Google 租用客製 Gemini?Siri「換腦計畫」背後的真相與新 AI 競局
AI 人工智慧

Apple 擬砸 10 億美元向 Google 租用客製 Gemini?Siri「換腦計畫」背後的真相與新 AI 競局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晶片禁令下的軟體突圍,矽谷新創為何轉向擁抱中國AI模型 ?
AI 人工智慧

晶片禁令下的軟體突圍,矽谷新創為何轉向擁抱中國AI模型 ?

2025 年 11 月 13 日
Blender 於 NVIDIA DGX Spark GB10 平台成功執行,CUDA 與 OptiX 加速全開
AI 人工智慧

Blender 於 NVIDIA DGX Spark GB10 平台成功執行,CUDA 與 OptiX 加速全開

2025 年 11 月 13 日
下一篇
利用 QNAP NAS 搭配 NVIDIA GPU算力:部署輕量級 AI 推論應用

利用 QNAP NAS 搭配 NVIDIA GPU算力:部署輕量級 AI 推論應用

在 QNAP NAS 用 Docker架設個人網站服務實作

在 QNAP NAS 用 Docker架設個人網站服務實作

推薦閱讀

高通併購 Arduino,Uno Q 問世,自造者社群與開源硬體生態邁向 AI 運算與機器人新時代

高通併購 Arduino,Uno Q 問世,自造者社群與開源硬體生態邁向 AI 運算與機器人新時代

2025 年 10 月 7 日
用 Watchtower 協助 Docker 容器永續自動更新,解放你的維運壓力

用 Watchtower 協助 Docker 容器永續自動更新,解放你的維運壓力

2025 年 11 月 9 日
AI 淪為駭客共犯:Anthropic 揭露大型語言模型遭武器化,Vibe Hacking 自動化攻擊時代來臨

AI 淪為駭客共犯:Anthropic 揭露大型語言模型遭武器化,Vibe Hacking 自動化攻擊時代來臨

2025 年 9 月 3 日

熱門文章

  • Docker 29.0.0 重大更新,擁抱 nftables 與 cgroup v2,但開發者應注意多項變更調整

    Docker 29.0.0 重大更新,擁抱 nftables 與 cgroup v2,但開發者應注意多項變更調整

    20 shares
    Share 8 Tweet 5
  • 用 Watchtower 協助 Docker 容器永續自動更新,解放你的維運壓力

    20 shares
    Share 8 Tweet 5
  • NVIDIA DGX Spark GB10 發售次月現況,用戶逐步打造小型 AI 運算叢集

    17 shares
    Share 7 Tweet 4
  • OpenAI 正式推出 GPT-5.1 強化推理能力與人性化互動體驗

    16 shares
    Share 6 Tweet 4
  • 資安攻擊已近乎全自動:WSJ 揭密中國駭客利用 Anthropic AI 自主入侵

    16 shares
    Share 6 Tweet 4

關於 CyberQ 賽博客

您的企業儲存、網路架構與資安科技好夥伴

專注於企業級網路與儲存環境建構、NAS 系統整合、資安解決方案與 AI 應用顧問服務,為您打造高可用、高安全、高效能的數位環境。

專業產業媒體 × 技術顧問團隊

我們關注新興科技趨勢,深入報導海內外產業動態,並結合多年實務經驗,提供量身打造的 IT 解決方案與精選內容。

我們提供的核心服務 : 

資安防護|網站開發與雲端服務|AI 導入與應用顧問|企業資訊環境建構|NAS 系統整合|數位內容產製|科技媒體|

CyberQ 致力於打造更智慧、更安全的數位未來。

新聞稿、採訪、授權、內容投訴、行銷合作、投稿刊登:service@cyberq.tw
廣告委刊、展覽會議、系統整合、資安顧問、業務提攜:service@cyberq.tw

Copyright ©2025 CyberQ.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觀看所有搜尋結果
  • Home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新聞
    • AI 人工智慧
  • 基礎教學
    • NAS 基礎設定
  • Docker / 容器
    • 虛擬化
  • 資安專區
    • ISO 合規
  • AI 應用實戰
  • 進階應用
    • DevOps
    • 程式開發
    • 企業解決方案
  • DR.Q 快問快答
  • 開箱測試
  • 展覽直擊

© 2025 CyberQ NAS、資安、資訊科技、AI應用的日常 關於 CyberQ 賽博客NAS 系統與電腦、手機一起的生活故事多年的系統整合與資訊安全經驗,協助智慧家居、小型工作室、辦公室與機構,導入更便利、更安全的資訊環境與應用。